近年來,新聞媒體常常報導加密貨幣暴漲暴跌的消息,吸引許多人把追求致富的目光從股市轉向幣圈。有人靠加密貨幣快速累積財富,也有人只能在旁邊羨慕,心想:「我是不是也該試試看?」
只是,房地產與股票看起來比較穩,加密貨幣卻波動劇烈;想投資,又擔心自己不懂區塊鏈、不了解交易規則,怕一進場就被割韭菜。腦袋知道高報酬背後一定有高風險,但心裡又想著:「如果這波沒跟上,會不會錯過一生一次的暴富機會?」
這篇文章,我將分享我自己的投資經驗,分析房地產、股票和加密貨幣的差異,並說明為什麼我會把加密貨幣納入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讀完後,你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傳統投資的困境:房地產 vs 股票
如果你是想額外賺點錢的上班族或小資族,通常能碰到的金融工具不外乎就是房地產或股票。
房地產投資的麻煩與限制
說真的,現在想進房地產門檻超高,而且賺到的利潤也未必比股票多。舉例來說:
- 想改套收租?得找團隊幫你打理,還要處理房客問題。
- 想當二房東?別忘了還要拿相關證照。
- 想買房收租?先準備一大筆頭期款,而且租金可能連房貸都cover不了。
就算你真的搞定了這些,還可能遇到「魔王級的房客」。別忘了,台灣法律偏向保障租客,要趕走奧房客可不是那麼簡單,麻煩多到讓人頭痛。
股票投資的挑戰與限制
那轉戰股市呢?也不是不行,但我得跟你講實話:疫情過後,那些體質好的公司股價也像房價一樣噴上天。
如果你過去沒買到,現在手上就得準備更多桶資金,才能買到這些優質股票。想要追上行情,就只能存更多錢、等更久的時間,才能有機會入場。
當然,你可以跟著 XX 教主、XX 大叔或 XX 大俠買 ETF 定期定額,靠複利慢慢累積。但問題是:本金小的話,想靠這種傳統方式看到明顯成果,要等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
人生真的很短,你有多少時間可以慢慢等?
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開始把目光轉向加密貨幣 —— 一種門檻低、交易彈性高,甚至能短期抓住波段機會的金融工具。
加密貨幣不用等房價或股價慢慢累積,你可以隨時入場、抓住行情,甚至小本金搭配策略,就能「以小博大」,在較短時間內創造收益。
加密貨幣是什麼?
加密貨幣是一種數位資產,用密碼學技術來確保交易安全,也控制貨幣的產生和轉移。它運行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不需要銀行或政府這種第三方機構介入,每筆交易都是公開透明、不可更改的。
可以把區塊鏈想成「大家一起寫的帳本」,每筆交易記錄打包成一個個「區塊」,再像串珠子一樣連成一條鏈。每新增一筆交易,大家都能看到,而且誰也改不了,就像一個防作弊的公開記錄簿。
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例子,就是 2009 年誕生的比特幣 (Bitcoin),它開啟了去中心化數位貨幣的時代,也讓我們不用靠銀行也能安全轉帳、投資、保存價值。

我想投資加密貨幣的6個原因
加密貨幣雖然波動大,但至少給你抓住趨勢、快速翻身的機會。如果你願意學,抓住對的時機,你不再只是慢慢累積,而是有機會提前「翻倍」自己的資產。
如果你的本金不多,你要追求的是「賺倍數」而不是「賺%數」。不妨改變思維,把加密貨幣當作另一種金融投資工具。
現在正好是加密貨幣的投資風口,門檻低、機會多,只要順著趨勢走,就有機會在短期內賺倍數。接下來,我來跟你分享我投資加密貨幣的 6 個理由:
小資金就能進場
台股與美股的最小交易單位是「一股」,進場資金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而且手續費也是門檻:
- 台股每筆交易最低收 20 元
- 美股透過國內券商複委託,最低手續費大約 15 美金
對小資族來說,這些成本無形中就墊高了進場門檻。
加密貨幣則完全不同,你不需要一次買「整個幣」,可以買 0.01、0.001 個都行,數量完全由你決定,交易單位切得比台股、美股還要細。
以全世界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 Biance(幣安)為例,最低只要 10 美金(約台幣 300 元)就能開始交易,而且現貨交易手續費最高也只有 0.1%,讓你以低成本就能參與市場。
如果你是第一次註冊幣安,點擊下方按鈕註冊,用我的推薦碼開戶,還能額外享有 20% 手續費回饋,讓你交易成本更低、獲利空間更高。
24小時都能交易
台股只有「台灣證券交易所」,美股則有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所三大交易所。這些交易所有個共同限制:遇到週末或國定假日,因為交易員和券商不上班,交易所就「休市」,你就無法買賣股票。
加密貨幣則完全不同,全年 365 天、每天 24 小時都能交易,甚至在台灣過年或美國節日,你都可以隨時下單進場。交易時間非常自由,不必受限於交易所營業時間。如果你懂行情,就能在合理的價位和時機進場,增加獲利機會。
沒有漲跌幅限制
台股每天漲跌最多只能 10%,美股雖然沒有固定幅度限制,但設有「熔斷機制」。當大盤漲跌到一定範圍時,交易會被強制暫停,市場必須先冷靜一下,甚至可能直接休市,讓你沒辦法隨時進出。
加密貨幣就完全不一樣,沒有限幅限制,所以幣圈常說:「幣圈一天,人間一年。」意思是,一般產業一年才會發生的事情,在加密貨幣市場一天就可能全發生。
簡單說,就是加密貨幣一天漲跌 10%~30% 都是家常便飯。這種劇烈波動可能讓人害怕、覺得風險太高;但對懂投資、會看趨勢的人來說,這正是賺錢的絕佳機會。因為波動越大,就越容易在短時間內找到價差,無論做多還是做空,都有機會放大利潤。
變現速度快
如果你今天(T 日)賣出台股,要等到 T+2 天股款才會進銀行;賣出美股透過國內券商複委託,則要等 T+3 天。遇到股市休市,股款還會順延,對急需用錢的人非常不方便。
加密貨幣就完全不一樣,它全年 24 小時不停市。手上有幣,隨時都能提幣變現,上一秒買入,下一秒就能賣出。如果想把加密貨幣換回台幣,只要在當天早上 11:00 前,透過 MAX 交易所操作,就能把台幣直接轉進自己的銀行帳戶,快速又方便。

槓桿交易倍數大
「槓桿」白話來說就是「以小搏大」。意思是你可以透過借入額外資金,把自己的投資金額放大,讓小資金也能操作大資金,增加潛在收益。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
- 買房自備 2 成頭期款、向銀行貸款 8 成,槓桿倍數就是 5 倍
- 做股票融資,自備 4 成、向券商借 6 成,槓桿倍數就是 2.5 倍
加密貨幣也能用類似的方式,只是用自己的錢加上交易所提供的槓桿去操作更大的倉位,這就是「期貨合約交易」。以幣安比特幣合約為例,最高可以開到 125 倍槓桿!這種倍數,在其他金融市場幾乎看不到,是小資金玩大資金的極限玩法。
但要注意,槓桿是把雙刃劍:如果操作不慎,損失也會被放大。因此能否駕馭高槓桿,完全取決於你的交易技術與經驗;如果你熟練操作,就有機會用小資金在短期內累積可觀財富。
操作方式多元
大多數人投資時,保守型投資者通常只碰股票、債券、ETF;而積極型投資者則會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例如選擇權、期貨、差價合約(CFD)或外匯保證金交易。
但加密貨幣不一樣,它是一種靈活的投資工具,賺錢的方法比傳統金融商品多得多。只要你有幣,就可以:
- 囤幣、活期、定期、定投:像存錢一樣累積資產
- 單/雙幣理財、DeFi 挖礦、流動性挖礦、質押:讓資產自動生利息
- 合約交易、槓桿做多或做空:抓波段行情、快速放大收益
而且操作比傳統金融工具方便多了,沒有當沖限制,也不受股市休市影響。換句話說,你可以用比股票、期貨更多的方式靈活運用資金,抓住賺錢機會。

寫在最後:到底要投資【股票】還是【加密貨幣】?
網路上對這個議題一直有爭論:
- 股票派認為,加密貨幣市場還不成熟、波動大,風險高、不確定性多,所以投資股票才安全。
- 幣圈派相信,加密貨幣是未來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能改變傳統金融,帶來創新機會,快速讓財富增值。
我自己的做法是:兩邊都投資,但比例不同。
- 波動大的加密貨幣,持倉部位小,用來短期抓波段、快速放大收益。
- 波動小的股票,持倉部位大,長期累積財富,穩健又安心。
波動大, 配置倉位小
波動小, 配置倉位大
重點是:千萬不要 All In,要做好資產配置,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股票適合長期慢慢累積財富;加密貨幣適合短期操作、用小本金搭配槓桿「以小博大」。但賺錢與否,取決於你對趨勢判斷、交易策略以及資金管理的理解與掌握。
點選以下交易所連結註冊享有手續費的優惠
© 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以原文連結分享本文|禁止未經授權轉載、節錄或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