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冷氣最省電? 7個環保又涼爽的選購技巧必學

現在地球暖化改變四季, 即使是冬季, 也會遇到像夏天一樣悶熱的情況, 這時冷氣機就是家中絕對不可或缺的電器產品之一, 但市面上冷氣品牌百百款, 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冷氣機呢?

本篇分析大家挑選冷氣最在意的 7 大條件: 冷氣品牌、窗型或是分離式、定頻或是變頻、冷氣噸數、能源效率等級、環保冷媒種類、安裝方式等, 幫你找到一台涼爽宜人、環保省電的高 CP 值冷氣機.

選擇品牌 (附加功能)/預算

購買冷氣必須優先考慮品牌, 因為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獨門技術, 也關係到後續的安裝、保固與維修,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 大品牌的冷氣雖然故障率較低、售後服務好、維修據點多, 但價格也相對偏高.

目前冷氣進口機種以日立 (HITACHI)、國際牌 (Panasonic)、大金 (DAIKIN) 等日系品牌知名度最高, 以下針對這三大品牌作簡介.

日立 (HITACHI): 注重冷氣清潔

深耕台灣超過半世紀, 老一輩的人都建議買冷氣就要選日立, 標榜日本製壓縮機, 高品質省電、耐用值得信賴.

國際牌 (Panasonic): 注重價格考量

最大特色是業界省電第一, 超越國家一級標準, CSPF 是三大品牌中最高的, 讓你用親民的價格擁有一線科技, 服務站據點是三大品牌當中最多的.

大金 (DAIKIN): 注重空氣淨化

大金是全球唯一研發並生產冷媒的製造商, 率先業界使用自己開發的 R32 環保冷煤, 在壓縮機運轉的低噪音表現較佳, 最大特色是價格不便宜.

選擇冷氣機類型: 窗型 VS 分離式

根據冷氣機安裝位置的不同分為【窗型】與【分離式】:

窗型: 價格便宜、安裝簡單

安裝在冷氣口或是窗戶上的冷氣, 且安裝冷氣的位置旁邊需有 220V 電源插座.

因為窗型冷氣將所有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及風扇等集中在同一機身, 因此最大特色是構造簡單、故障率不高且施工較為方便, 不用擔心外部安裝空間問題, 適合比較不怕吵的地方, ex: 客廳、餐廳、小孩遊戲室.

分離式: 運轉安靜、配合裝潢

分離式冷氣有兩台機體, 分別為室內機與室外機, 現在的變頻機都是室外供電, 所以室內機位置附近不需要電源插座.

安裝時會在牆壁上打個洞, 讓兩機得以用冷媒管互相連接, 形成冷媒工作迴路讓室外壓縮機將冷空氣送入室內機以送出冷氣, 因此只要在室內對著遙控冷氣便能調控溫度, 所以最大特色是壓縮機安裝在室外, 所以相對安靜, 適合需要安靜的地方, ex: 臥室、書房.

分離式要達到最佳冷房效率, 配管的長度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配管越近 (冷媒管較短)、冷房速度越快、較省電.

窗型 VS 分離式

冷氣機型 (斜槓房產筆記) 窗型 分離式
構造 一體成形 室內機與室外機
安裝難易 簡單
(但安裝位置受限於對外窗)

困難
(但可以配合室內裝潢)

運轉噪音 較大 較小
保養 較簡單 較困難
(因為兩台機體)
故障率 較低 較高
(因為兩台機體)
價格 較低 較高

選擇壓縮機運轉方式: 定頻 VS 變頻

根據電流變化頻率控制冷氣壓縮機運轉速度的不同分為【定頻】與【變頻】:

少用選定頻

定頻 (固定運轉功率) 冷氣運作方式是, 啟動時, 壓縮機以 100% 的功率全速運轉, 為房間注入冷風, 當室溫下降到指定溫度後, 壓縮機便停止運作開始送風, 以節省電力, 直到房間溫度重新回升, 壓縮機才會再次啟動. 

定頻冷氣想省電的方式, 除了溫度不要調太低, 再來就是控制開機的時間.

常用選變頻

變頻 (變動運轉功率) 冷氣運作方式是, 啟動時, 為了縮短冷房時間, 壓縮機以 120%~130% 的超額功率全速運轉, 當室溫下降到指定溫度後, 壓縮機不會完全停止, 而是會自動調整為較小功率, 以「較低轉速」持續運轉, 可使室溫成恆溫穩定狀態.

變頻冷氣想省電的方式, 不要短時間內 (約 1~2 小時) 開關變頻冷氣, 若只是短暫離開室內, 建議只需將溫度調高, 不必立刻關機; 因為當關機後, 如果室溫一回溫, 在開機時又得用更高的功率來啟動, 反而更耗電.

選擇冷氣機使用噸數

不管是逛賣場或是看電視廣告, 你一定聽過:「冷氣買大不買小, 買大冷得比較快, 還比較省電」, 但這只是行銷的手法, 雖然大台冷氣能讓室溫快速下降, 但耗電量相對也比較高, 並不會比較省電.  

基本上挑選冷氣噸數時, 第一要件就是根據【室內坪數】與【室內環境】來評估該使用多大額定冷氣能力的冷氣:

室內坪數

一般室內封閉環境,1 坪大約需要 450 (Kcal) 冷房能力的冷氣才能達到最佳的冷度, 冷氣機的冷房能力取決於冷氣機每小時能移走的熱量 (Kcal/hr).

衡量冷氣冷房能力的單位是噸數 (冷凍頓, RT), 所以選擇冷氣機適當噸數可從以下公式得知:

坪數 = 室內空間的長 (m) x 寬 (m) x 0.3025 
冷氣噸數 = (坪數 x 450 Kcal/hr) ÷ A 

其中 A 表示不同「冷凍噸(RT)」的數據:

● 1 冷凍噸 (RT)【美制】= 3024 Kcal/hr 

● 1 冷凍噸 (RT)【台制】= 2000 Kcal/hr 

– [例子]:

在長與寬各為 6m 的房間, 需要購買冷氣噸數計算如下:

● 室內空間坪數 = 6m x 6m x 0.3025 = 10.89 坪 (1 坪大約是一個雙人床: 1.8m x 1.8m 的大小)

● 若是【美制】, 則需要冷氣噸數 = (10.89坪 x 450 Kcal/hr) ÷ 3024 Kcal/hr = 1.62 冷凍噸 (RT)

● 若是【台制】, 則需要冷氣噸數 = (10.89坪 x 450 Kcal/hr) ÷ 2000 Kcal/hr = 2.45 冷凍噸 (RT)

速算法:

冷氣噸數 : 坪數 = 1 : 6 
– [例子]:

若室內空間坪數 = 10.89 坪, 則需要冷氣噸數 1.85 冷凍噸 (RT).

室內環境

除了室內坪數外, 如果冷氣機位於以下使用環境需要使用冷氣噸數較大的機型, 這時冷房能力要再多抓 20%~30% 左右, 即 1 坪大約需要 550 (Kcal) 冷房能力的冷氣:

● 房間西曬: 傍晚太陽下山, 陽光會照射進房子讓室內溫度升高

● 挑高設計: 室內挑高超過 3.2m、4.6m 或 5.6m 的樓中樓

● 頂樓/頂樓加蓋: 陽光直接曝曬, 室內溫度持續高溫

● 鐵皮屋: 鐵皮易吸熱, 熱氣無法散出

● 有熱源: 廚房、飯廳、電器產品使用

● 人數多: 同時待在該空間的人較多

● 開放 (大) 空間: 營業場所等

速算法:

冷氣噸數 : 坪數 = 1 : M (其中M=4為頂樓層, M=5為西曬房)
image source:TCL

選擇能源效率等級: EER VS CSPF

為了協助大家辨識省電效率高的商品, 經濟部能源局推出「能源效率標示」, 目前共分為 5 個等級: 1 級代表愈省電、5 級代表愈耗電:

省電順序: 1 > 2 > 3 > 4 > 5

能源效率分 1~5 級是來自實驗溫度大約 35℃、冷氣每天使用 8 小時、使用期間 5 個月, 總共使用約 1200 小時為滿載條件, 並根據固定測試模式去計算得出的.

建議買冷氣或是換冷氣先從「1級」或「2級」列入考慮, 不過即使都是同級能源效率的冷氣, 能源效率還是有差別, 這時再比較【能源效率比值 (EER)】與【冷氣季節性能因數 (CSPF)】, 才能購買到真正最省電節能、排放的二氧化碳愈少的冷氣:

能源效率比值 (EER)

能源效率比值 EER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的計算方式為在某個標準溫溼度條件下, 一個固定的工作比值: 

能源效率比 (EER) = 冷氣冷房能力 (W) ÷ 冷氣冷房能力之消耗功率 (W) 

EER 值愈高, 代表冷氣的能源效率愈好, 年耗電量愈低, 該產品也愈省電節能:

EER 值每提高 0.1, 可以省下約 4% 的冷氣用電

冷氣季節性能因數 (CSPF)

不過 EER 僅在單一標準溫溼度條件下, 抓取了兩個固定的數值來計算冷氣能力, 無法充分反映不同季節氣候下, 變頻冷氣改變轉速條件下真正的耗能模式.

這是因為現實生活中, 空間溫度是會變化而非固定不變, 況且變頻冷氣會有啟動、升頻與降頻三個過程, 不像定頻冷氣只有啟動與停止兩個動作, 所以出現 CSPF 這個因子來修正實驗的 bug.

所謂 CSPF 冷氣季節性能因數 (Cooling Seasonal Performance Factor) 是由【不同室外溫度】加上【不同運轉條件】來測試計算: 以全年 (共2486小時) 不同季節室外氣溫度約 26℃~30℃ 的浮動狀態, 根據冷氣壓縮機啟動、停止、升降頻的性能數據, 加權計算出總冷氣負載與總消耗電量的比值:

冷氣季節性能因數 (CSPF) = 冷氣季節總冷氣負載 (CSTL) (KWh) ÷ 冷氣季節總耗電量 (CSEC) (KWh)

自 2017 年起, 經濟部能源局全面改用冷氣季節性能因數 (CSPF) 取代過去使用的 EER, CSPF值愈高, 表示冷氣機效率愈高, 年耗電量就會愈低, 也愈省電節能, 所以除了選擇 1 級能效, 也必須選擇 CSPF 值最高的機種.

CSPF值每提高 0.1, 可以省下 2%~3% 冷氣機用電
20250701-iy2ge
icon 查詢冷氣機型的效率等級

🔗 經濟部能源局網站

選擇冷媒種類: R32 VS R410A

冷氣機的運作原理是透過風扇將室內熱空氣吸入, 讓液態冷媒吸熱並膨脹成氣體, 接著再利用壓縮機, 將壓縮氣化的冷媒還原成液體, 並將熱氣排出室外, 所以冷媒 (又稱製冷劑) 是用來載送室外機與室內機之間熱量的物質.

過去舊冷氣使用 R22 (化學名稱為一氯二氟甲烷) 冷媒, 因含有氯元素, 不僅會對臭氧層造成破壞, 也會加劇溫室效應讓全球暖化, 所以目前市面上冷氣常見的冷媒 【R32】與【R410A】用來取代 R22, 由於這兩種冷媒屬於氫氟烴類 (HFC) 不含氯元素, 故不會破壞臭氧層.

R410A

一種用來取代冷媒 R22 的混合物, 由 R32 與 R125 以 1:1 的比例混合而成: 

R410A (不可燃性) = R32 (可燃性) + R125 (阻燃性)

冷媒分為可燃與不可燃, R32 屬於可燃物質, R410A 因為加上阻燃劑屬於不可燃物質.

由於台灣政府規定可燃性冷媒空調應安裝於無連續性火源之房間內 (EX: 明火、燃氣器具或電熱器具), 所以 R410A 不管在安裝與維護上都顯得非常安全.

優點

無毒無味無色、不可燃、不破壞臭氧層.

缺點

● 冷媒洩漏時, 需要全部排掉再重新補充, 因為要保證 R32 與 R125 兩種物質的混合比例保持一致, 所以灌冷媒費用相對較高

● GWP [註] 值很高, 與 R22 相近

– [註]:

冷媒通常使用臭氧破壞潛能值 (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 簡稱 ODP) 和全球暖化潛能值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簡稱 GWP) 來衡量其對環境的影響, 其數值愈低表示愈環保.

R32

化學名稱為二氟甲烷, 日本於 2018 年全面推動搭配 R32 冷媒的冷氣機, 也是無毒無味無色冷媒.

優點 (與 R410A 比較)

● 其 ODP 與 GWP 遠低於 R410A, 能有效降低 75%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製冷量比 R410A 高, 可提高 10% 的能源效率

● 冷媒填充量只有 R410A 的 70%~90%, 就能達到一樣的冷房效果

● 與 R22 一樣, 冷媒洩漏時不需要全部排掉再重新補充

缺點

雖然 R32 屬於可燃物質, 但可燃性非常低, 需要極高的泄露濃度, 且遇到明火才會發生爆炸; 而發生 R32 泄露都是不當安裝導致 (EX: 將連接的銅管做薄), 如果挑選好的品牌且冷氣師傅遵守正確安裝準則, 是可以避掉這個問題的.

image source:miracleref

選擇安裝方式: 一對一 VS 一對多

要選擇「一對一」還是「一對多」, 必須考慮到【配管長度】與【室外機擺放位置】, 配管盡量短才可減少管線阻力與冷媒損失, 室外機不要上下相疊才有較好的散射效果:

一對一

一台主機對應一台冷氣.

優點

● 安裝容易, 沒有複雜的配線

● 當只開一台時, 「一對一」會較省電

缺點

「一對一」室外機, 會多佔一個室外機位置, 需要有足夠的室外機安裝空間

適合房型

● 公寓式住宅

● 一般透天厝

一對多

一台主機對應多台冷氣.

優點

● 當多台冷氣同時開, 「一對多」會比「一對一」來的省電, 因為室外機啟動瞬間耗電次數相對較低, 電力損耗也較低

● 節省室外機安裝空間

缺點

● 因「一對多」機型的配電材料費和施工技術門檻較高, 所以整體購買花費可能會高於全部購買「一對一」的成本

● 當只開一台時, 「一對多」會較耗電, 因為「一對多」是以大型室外機壓縮機在運轉

● 在相同的冷度下, EER 值會比「一對一」的稍差

● 當「一對多」室外機故障了, 室內機完全無法使用

適合房型

沒有足夠室外機放置空間的電梯大樓

總結

簡單來說, 選購冷氣先以三大品牌為目標: 在意冷氣清潔度就選日立, 有預算上考量就選國際牌, 需要淨化室內空氣就選大金; 再挑選一級效能、CSPF 值最高、使用 R32 環保冷媒的機種, 如果短時間使用選定頻冷氣, 會長時間使用選變頻冷氣.

最後根據室內坪數與環境選擇適合的冷氣噸數, 因為買的冷氣噸數太小, 不僅冷房效果不好, 同時壓縮機需要不停的運轉, 會使冷氣耗損造成使用壽命縮短; 買的冷氣噸數太大, 雖然冷房速度快, 但消耗功率也比較高.

買錯冷氣冷的是房間
月底繳費痛的是荷包

選擇環保節能省電的冷氣機, 不光是為了省下荷包, 也是珍惜電力資源並保護地球, 接下來「使用冷氣的習慣」更是決定電費高低的關鍵, 這裡介紹 12 招日常開冷氣消暑省電的小撇步, 讓冷氣不再是家中的吃電怪獸.

© 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以原文連結分享本文|禁止未經授權轉載、節錄或改作

分享這篇文章給更多人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