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息能抵稅? 房貸利息節稅的7個條件報你知

每年五月是申報綜合所得稅的日子,如果你剛買房成為「房貸族」,你知道每個月繳出去的房貸利息能當作報稅扣除額來抵稅嗎?

只要善加利用房貸利息抵稅,多省個幾千到數萬元不是難事,這是「房貸族」應有的權益,不要因為一時疏失而浪費一年一次的機會。

然而,並非所有付出去的房貸利息都可以扣除。只要看完本篇整理的 7 個必知條件,你就能掌握房貸利息抵稅的眉角,避免申報錯誤,讓房貸利息真正成為你的理財利器。

房貸利息能抵稅嗎?小芳一個疏忽竟錯失 36,000 元!

小芳和先生辛辛苦苦存了 7 年頭期款,終於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每個月除了房貸,還要負擔生活開銷和小孩教育費用,荷包壓力很大。去年第一次報稅時,因為不知道申報資訊,錯過了可以省下稅金的機會。

後來,小美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才發現每月繳的房貸利息其實可以抵稅。以她的所得稅率 12% 計算,每年房貸利息 30 萬元,她本可以 省下 36,000 元稅金

看到計算結果時,小美的心情從期待瞬間跌入懊悔與無奈 —— 一年一次的節稅機會就這樣白白錯過。

不過,小美不氣餒,她仔細研究房貸利息抵稅規定,掌握規則後,今年申報成功扣除房貸利息,不僅安心,也額外省下可以投入家庭理財的小額資金。


別讓自己重蹈小芳的覆轍,一不小心就錯過了一整年的節稅權益!掌握房貸利息抵稅規則,才能讓每一分利息都發揮最大省稅效果。想知道怎麼避免同樣的遺憾?接著看下去!

扣除額類型

報稅時,想要少繳稅,關鍵就在「免稅額」和「扣除額」。其中,扣除額分為「一般扣除額」和「特別扣除額」。

扣除額 = 一般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

一般扣除額

一般扣除額又分為「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申報時,兩者只能選一個。

標準扣除額

不需要任何憑證,即可直接扣除:
● 單身可扣 12 萬
● 夫妻合併可扣 24 萬

列舉扣除額

如果選擇「列舉扣除額」,就要一項一項提供證明文件給國稅局審核。可以列舉的項目主要有七大類:
● 捐贈:像是捐給公益團體、政府單位的捐款。
● 保險費:例如人身保險、健康保險,依規定金額可扣除。
● 醫藥與生育費:自己或受扶養親屬看病、住院、生小孩的相關醫療費用。
● 災害損失:如果家裡遇到颱風、地震、火災等天災人禍造成損失,可以扣除。
● 自用住宅購屋貸款利息:房貸利息支出(重點是利息,不包含本金,每年上限 30 萬元)。
● 房屋租金支出:自己或家人租房子居住,可以用來扣稅(每年上限 12 萬元)。
● 競選經費:參加公職選舉的必要支出。


在所有貸款中,只有「房貸利息」能抵稅,這就是所謂的【自用住宅購屋貸款利息扣除額】,對房貸族來說算是一大福利。但很多人會卡在一個問題:到底要選「列舉扣除額」還是「標準扣除額」才划算?

這邊有個簡單判斷撇步:

房貸利息 > 標準扣除額, 就用「列舉」扣除額申報
房貸利息 < 標準扣除額, 就用「標準」扣除額申報

那麼,要多少房貸金額,才能讓「列舉扣除額」比「標準扣除額」划算呢?

以夫妻合併申報為例,標準扣除額是 24 萬,所以若要選擇「列舉扣除額」,你的房貸利息支出(不是房貸本利和)必須每年超過 24 萬,換算下來:

  • 每月利息支出要超過 2 萬元
  • 假設貸款利率 1.5%、貸款 30 年 → 房貸總額需超過 1600 萬元

也就是說,只有當你的房貸總額要超過 1600 萬元,選擇「列舉扣除額」才有意義。

不過要特別注意,【自用住宅購屋貸款利息扣除額】設有 30 萬元的上限,就算利息再高,超過的部分也不能再抵稅。所以這個優惠對高總價房貸族幫助很大,但並不是「無上限」的減免,還是有一定的限制。

特別扣除額

無論選擇「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納稅人都還能再享有「特別扣除額」。目前共有六大類:

  • 財產交易損失扣除額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其中,和房貸族比較相關的是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根據《所得稅法 §17》規定,一個申報戶(含本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名下在金融機構的存款利息,每年最高可扣除 27 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

  • 郵局活存利息(存款 100 萬以下的免稅部分)不算在裡面。
  • 採取分離課稅的利息(例如債券利息)也不列入這 27 萬計算。

那麼,要多少存款才有機會把這 27 萬元扣除額用滿呢?

假設銀行存款利率是 1%,就需要 27萬 ÷ 1% = 2,700 萬元的本金放在銀行,才能產生 27 萬元的利息。

換句話說,這項優惠雖然立意是鼓勵大家儲蓄,但實際上只有高資產族群才可能用滿。不過這些人通常不會把資金單純放在利率不到 1% 的定存裡,而是選擇股票、基金或其他投資工具,甚至透過分離課稅來達到更好的節稅效果。

申報房貸抵稅三個條件

在物價飛漲、薪水卻停滯的時代,生活能省就省,尤其房貸通常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筆開銷。如果能善用房貸利息扣除額來節稅,每年都可能省下一筆不小的稅金。不過,並不是有房貸就一定能抵稅,必須同時符合三個條件才行:

房屋產權必須在自己、配偶或受扶養親屬名下

很多人以為要「房貸借款人」跟「報稅人」是同一人才能抵稅,其實不是。房貸能不能抵稅,看的是房屋的產權,而不是貸款人。只要房屋的權狀登記在自己、配偶或扶養親屬名下,就能申報房貸利息扣除。

房子必須是「自用住宅」

也就是這間房子必須自己或家人居住,不能拿來出租、登記為公司營業場所,或當作事務所使用。是否符合「自用住宅」的認定,關鍵在於報稅年度裡,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有沒有在這個地址設籍

只能選擇其中一戶申報

如果自己或家人名下有兩間以上的房子(或把兩間相鄰的房子打通當一戶住),即使都符合前兩個條件,也只能選其中一戶來列舉房貸利息。通常大家會選房貸利息金額比較高的那一戶來申報,抵稅效果比較大。

– [例子]:

某甲買進 2 間門牌的公寓並將之打通, 假設這 2 間房貸金額分別是 700 萬元及 900 萬元, 總貸款金額為 1,600 萬元, 那麼某甲可以選擇房貸利息支出較多的一屋扣抵, 而不能把 2 戶的房貸利息都拿來扣除.

申報房貸抵稅注意事項

房貸利息扣除不能和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重複

根據《所得稅法》規定,每一申報戶向金融機構借款支付的房貸利息,每年最高僅能扣除 30 萬元,並非實際支付多少就能全數抵稅。

另外需特別注意,若當年度同時申報了「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則房貸利息扣除額必須先扣掉該部分,再以餘額列入列舉扣除,才能申報抵稅。

– [例子]:

小王一年繳納房貸利息共 35 萬元,並申報「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 萬元。

●  先用房貸利息 35 萬元減去儲蓄投資扣除額 2 萬元,剩下 35 – 2 = 33 萬元。

●  但依規定,每年最高只能抵扣 30 萬元,因此小王實際可列舉扣除的房貸利息金額為 30 萬元。

房貸利息與租金支出扣除額僅能二選一 

有些人雖然已經貸款買了自用住宅,但因工作地距離太遠,另外在外地租房居住。這種情況下,他們同時有房貸利息和租金支出,但根據規定:

  • 同時有房貸利息與租金支出
    • 只能「二選一」扣除,不能同時申報:
      • 自用住宅購屋貸款利息
      • 租金支出(每年最高 12 萬元
  • 先租屋、後買房(或反過來),沒有重疊支出
    • 可以「同時」申報,但要依照實際月份分攤:
      • 租屋期間:依月計算租金扣除額(最高 12 萬元,需按實際租期比例計算)。
      • 房貸期間:依實際支付的利息申報。

報稅時需要提供租賃契約、支付租金證明(收據或轉帳紀錄),才會被認列。

– [例子]:

某丙在去年 1~6 月租屋,租金支出共 70,000 元;7~12 月購屋貸款,房貸利息支出共 200,000 元。依規定計算如下:

●  【租金支出扣除額】是 60,000 元 [因為 70,000 > 扣除額上限 120,000 × (6 ÷ 12) = 60,000]

●  【貸款利息扣除額】是 150,000 元 [因為 200,000 > 扣除額上限 300,000 × (6 ÷ 12) = 150,000]

修繕貸款利息能申報,消費性貸款利息不能

有房族除了原本的購屋貸款利息可以申報扣除外,如果還因為房子需要裝潢或修繕而辦理房屋修繕貸款,只要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其利息支出也能列報抵稅:

  1. 借款用途必須是自用住宅
  2. 能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例如借款契約、房屋所有權狀等。

但如果是因為理財需求,把房子拿去辦增貸、轉貸或二胎等屬於「消費性貸款」的情況,那產生的利息支出就不能申報抵稅。

– [例子]:

某丁的房貸尚未清償,尚有 700 萬元未還。因股市大跌需要額外資金,他將房屋轉貸至另一家金融機構,貸款總額提升至 1,000 萬元 用來代償原貸款。

● 雖然轉貸後貸款金額是 1,000 萬元,但其中 新增的 300 萬元 屬於消費性借款,其利息支出 不得列為扣除額。

● 可扣除的部分,僅限於原本 700 萬元 的房貸利息,且申報時須檢附相關證明文件,供稅捐機關查核。

同一間房子不限一筆貸款

同一間房子不一定只會有一筆房貸,常見情況例如:

  • 首購族:先申請政府的優惠購屋貸款,再搭配銀行的一般房貸補足不足的部分。
  • 換房族:轉貸時,一部分是銀行的優惠貸款,另一部分則是一般房貸。

在這些情況下,屬於「同一屋」的多筆房貸利息,都可以合併計入列舉扣除額。

不過要特別注意,報稅系統在自動帶入資料時,通常只會顯示其中一筆貸款。若同一間房子同時有兩筆房貸,必須手動新增另一筆貸款資料,否則可能少報扣除額,影響自身權益。

房產相關扣除額整理表

各種扣除額的規則與金額上限,數字繁雜又容易混淆,為了讓你更快掌握重點,我特別整理了一份 「自用住宅與相關扣除額對照表」

項目 (斜槓房產筆記) 扣除額上限 適用條件 注意事項
標準扣除額 單身 120,000 單身報稅者 與列舉扣除二擇一,不能同時使用
夫妻合併 240,000 夫妻合併申報 與列舉扣除二擇一,不能同時使用
列舉扣除額 自用住宅購屋貸款利息 300,000/年(每申報戶) 1. 房屋須自住(不可出租或營業)
2. 須有合法貸款契約與利息證明
需先扣除「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如存款利息),剩餘部分才能抵稅
租金支出扣除額 120,000/年 租屋族(無自有住宅),需檢附租約與收據 與購屋貸款利息擇一,不可同時適用
特別扣除額 儲蓄投資 270,000/年(全戶合計) 包含薪資戶存款利息、儲蓄性質信託、投資特定金融商品等 全戶(含配偶與受扶養親屬)合計最高 27 萬元

房貸利息抵稅證明查詢與申請方式

為了在報稅時申報房貸利息扣除,每個房貸戶需要取得利息支出證明。操作方式如下:

查詢方式

  • 大部分銀行每年會在 1 月底至 2 月初提供「房貸利息支出證明」。
  • 透過以下管道取得:
    • 網路銀行 / 行動銀行:登入帳戶後下載 PDF 或列印證明。
    • 銀行櫃檯:親自到銀行申請列印證明文件。
    • 電子郵件 / 郵寄:部分銀行會自動寄送至戶籍地址或電子信箱。

重點提醒:部分銀行會在每年 1 月底提供「利息支出資料檔」給財政部,使用自然人憑證報稅時可直接帶入,操作更方便。

證明內容

  • 借款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
  • 房屋地址
  • 本年度實際支付的房貸利息
  • 貸款銀行名稱與帳號
  • 房貸契約相關資訊

申請注意事項

  • 請確認證明的利息期間與報稅年度一致。
  • 若有多筆房貸,需分別取得各銀行的證明文件。
  • 保存電子或紙本資料,以備稅務機關查核。

報稅時使用

  • 可直接將證明內容輸入報稅系統,或附證明文件列入列舉扣除。
  • 若有系統無法自動帶入的房貸利息,需手動新增。

寫在最後

房地產除了可以自住與投資,還是一個可以節稅的工具。房貸族付出的房貸利息,只需要掌握兩個關鍵條件:房屋必須是自用住宅,且借款須有合法房貸契約與利息支出證明,就可以拿來扣抵所得稅額

看似簡單的房貸利息節稅,如果細節不注意,很容易錯失應有的扣除額。本篇文章已帶你完整了解申報規則,幫助你避免因不了解而損失節稅權益

買房不只為了有個家
還能替你省下一筆稅

雖說大多數人一生買房的次數非常稀少,對於房地產節稅的方式往往不熟悉,加上要了解各種稅法並非容易的事,但只要多看多比較,房地產仍是每個人這輩子必須納入理財規劃的資產之一

© 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以原文連結分享本文|禁止未經授權轉載、節錄或改作


🔵 追蹤我,第一手資訊不漏接 🔵
分享這篇文章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