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為它瘋狂?一篇看懂 9 個比特幣真相

講到比特幣(Bitcoin),很多人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可能是「虛擬貨幣」、「暴漲暴跌」或「挖礦」。但你知道嗎?這個在 2009 年誕生的數位貨幣,背後其實藏著一段神祕又顛覆傳統的故事,徹底改變了全球對「金錢」的想像。

看似虛擬又難以理解的「網路貨幣」,有人說它是「數位黃金」,也有人認為它只是「最大的泡沫」。但無論你愛它還是懷疑它,都無法否認,比特幣正深深影響著世界的金融秩序 —— 從華爾街到早餐店老闆嘴裡的「比特幣漲了沒」,沒人能忽視它的存在。

想搞懂為什麼大家都在瘋比特幣?我會用最簡單、最白話的方式,帶你了解 9 個關於比特幣的真相:它怎麼誕生、為什麼會漲那麼誇張、技術到底神在哪、報酬率到底多狂多香、還有那堆讓政府頭痛爭議和讓人吵不完的未來走向。

看到最後,你不只知道「比特幣好貴」,還會懂它為什麼改變世界的遊戲規則,你就知道幣圈的人不是瘋了,而是先看懂了未來。

比特幣是什麼?

2008 年金融海嘯爆發,許多人對傳統銀行和政府的貨幣政策失去信任。2008 年 10 月 31 日,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宣佈破產六週後,一位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人物發佈了名為《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白皮書,提出一種全新的數位貨幣構想。

創世區塊誕生:比特幣網路啟動

2009 年 1 月 3 日,中本聰在電腦上「挖」出了第一個區塊,也就是傳說中的創世區塊,從那一刻起,比特幣網路正式啟動。比特幣剛出現的時候,價格幾乎是 0 美元,當時用普通的個人電腦,就能輕鬆挖到比特幣,根本不需要超高性能的設備。

中本聰的 100 萬枚比特幣

據說中本聰自己一口氣挖了大約 100 萬顆比特幣,之後才把比特幣網路的密鑰和程式碼控制權交給了加文·安德森 (Gavin Andresen)。這位開發者後來成為比特幣基金會(Bitcoin Foundation)的首席開發者,負責開發和推廣比特幣網絡的非營利組織,推動比特幣的發展。

神秘創辦人:中本聰之謎

而中本聰呢?就這樣神隱了,完全消失在大家視線中。直到今天,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也許是一個人,也許是一整個團隊,仍是未解之謎。不過,他所設計的比特幣,迅速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運行的區塊鏈系統

比特幣|運作原理與區塊鏈機制

比特幣不是由某個公司或銀行管控,而是運行在一個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網路。這代表世界各地的電腦(節點)都能參與,大家一起維護交易紀錄。

這些紀錄被存在一種叫做區塊鏈的東西裡,可以想像它是一個「公開的流水帳」,所有比特幣交易都按照時間順序一條一條地記錄,誰也不能單方面修改

當有人發起一筆比特幣轉帳時:

  1. 這筆交易會先被廣播給全網路。
  2. 接著由「礦工」來驗證。

礦工的工作:解謎遊戲

礦工的工作是「挖礦」,所謂的「挖礦」,有點像在玩一個超難的「解謎遊戲」。這個「謎題」其實是一道數學題:礦工要不斷嘗試各種運算組合,找出符合特定條件的哈希值,也就是謎底。

誰先用電腦解出正確答案,誰就有權利把下一個區塊加到區塊鏈上。由於運算量非常龐大,所以整個過程需要大量電腦算力,這也是「挖礦」名字的由來。

礦工的收入

礦工之所以願意投入算力,是因為每當他們成功把一批交易「打包」成新的區塊,就能獲得區塊獎勵(新生成的比特幣),同時還能收取這批交易的手續費,這就是礦工努力「解謎」的動力來源。

區塊的驗證

當一個新區塊誕生後,全球的電腦節點會自動檢查區塊裡的交易,譬如:簽名有效、沒有雙重支付、輸入足夠等。只有合法交易才會被接受並寫入區塊鏈,確保整個系統安全可靠。

不過,礦工的算力會隨時間變動。如果不做調整,算力增加時出塊速度會變快,算力下降時則會變慢,導致系統失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比特幣設計了工作量證明機制(Proof of Work,簡稱 PoW)

簡單來說,PoW 會依據每個礦工的「算力」決定誰有機會生成下一個區塊。算力越多,機會越大。同時,比特幣網路會自動調整「解謎題目」的難度,目標是平均每 10 分鐘產生一個區塊。

這個難度每 2016 個區塊(約兩週)調整一次,因此即使全世界算力突然暴增或下降,出塊速度仍能保持相對穩定。換句話說,PoW 不只是「挖礦」,它也是比特幣去中心化、安全與穩定運作的核心機制。

比特幣為什麼難以被竄改

也因為解題需要大量算力與成本,想要竄改交易紀錄變得極其困難,這正是比特幣網路安全性的基礎。

理論上,如果有人能控制全網路超過 51% 的算力,就有機會竄改過去的紀錄。但由於區塊鏈是「一個區塊接著一個區塊」串起來的結構,想修改舊紀錄,就必須連同之後所有的區塊一起重新計算。

在全球成千上萬的礦工同時競爭工作下,要追上並超越整條鏈,所需的成本和資源大到幾乎不可能。因此,比特幣強調算力必須盡量分散,而非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算力分散得越廣,整個系統就越安全、越難被攻擊。

比特幣|減半機制與供給規則

在一般的法定貨幣(像美元、台幣)世界裡,政府和中央銀行可以一直「印鈔票」。如果印太多,貨幣會貶值,東西就會變貴,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通貨膨脹」。

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為了避免通貨膨脹與無限增發的問題,設計了一套獨特的「減半機制」:

大約每四年(每產生 21 萬個區塊後),礦工挖到新區塊的獎勵就會自動減半。

隨著時間推進,比特幣的「新供應量」會越來越少,挖礦難度也逐漸提高,直到總量接近 2100 萬枚為止。正因為這種「有限供應」的設計,讓比特幣被稱為「數位黃金」,象徵稀缺與抗通膨的價值。

比特幣減半|如何引爆牛市

下圖是比特幣歷次減半與價格走勢的關係圖,橫軸是時間(2011 至 2025 年),縱軸是比特幣價格(以美元計,採對數刻度)。

  • 垂直黑線(Halving):代表比特幣歷次減半事件的時間點。
  • 藍色曲線:比特幣的價格走勢。
  • 淺藍色區塊:顯示「減半後一年」的時間區間。
image source:BISON

從 2011 年以來的歷史走勢可以發現,每次「減半事件」發生後的數月到一年之內,比特幣價格幾乎都會出現明顯的上漲趨勢,甚至多次刷新歷史高點,這也成為市場上著名的「減半週期牛市」現象。

以下整理過去四次減半的時間與價格變化,可作為預測未來行情的重要參考:

2012 年(第一次減半)

發生於 2012 年 11 月 28 日,區塊獎勵由 50 BTC 降至 25 BTC
當時比特幣價格約 10 美元,減半後一個月上漲至約 13 美元,隨後一年內市場需求爆發,到 2013 年底價格已飆升至 約 1,000 美元。此時整體供應量約達 75%

2016 年(第二次減半)

發生於 2016 年 7 月 9 日,區塊獎勵由 25 BTC 降至 12.5 BTC
減半前價格約 583 美元,一個月後約 597 美元。接下來 17 個月內,比特幣一路上漲,於 2017 年底達到近 20,000 美元 的歷史新高,供應量約達 87.5%

2020 年(第三次減半)

發生於 2020 年 5 月 11 日,區塊獎勵由 12.5 BTC 降至 6.25 BTC
減半前價格約 6,909 美元,一個月後上升至約 9,850 美元。接著進入新一波牛市,於 2021 年 11 月創下 約 68,000 美元 的新高。此時比特幣已開採約 93.75%

2024 年(第四次減半)

發生於 2024 年 4 月 19 日,區塊獎勵由 6.25 BTC 降至 3.125 BTC
減半前,比特幣已提前啟動上漲行情,價格一度突破 2017 年高點 69,044 美元,並於 2024 年初達到約 73,737 美元。此時供應占比已達 96.875%
值得一提的是,本輪減半前夕正逢美國首批比特幣現貨 ETF 獲批(2024 年 1 月),吸引大量機構資金流入,進一步推動了牛市熱潮。

比特幣減半|時間軸總整理

每當區塊數累積到 21 萬個,比特幣的挖礦獎勵就會「減半」,以下列出過去已發生與未來預計的減半時間軸:

減半次數
(斜槓房產筆記)
年份 每區塊獎勵 (BTC) 當時流通量(約) 總量比例
第 0 次(創世) 2009 50 0 → 1,000,000 初期階段
第 1 次 2012 25 10,500,000 ≈ 50%
第 2 次 2016 12.5 15,700,000 ≈ 75%
第 3 次 2020 6.25 18,500,000 ≈ 88%
第 4 次 2024 3.125 19,300,000 ≈ 92%
第 5 次 2028 1.5625 20,000,000 ≈ 95%
第 6 次 2032 0.78125 20,500,000 ≈ 97.6%
第 7 次 2036 0.390625 20,700,000 ≈ 98.6%
第 8 次 2040 0.1953125 20,820,000 ≈ 99.1%
第 9 次 2044 0.09765625 20,890,000 ≈ 99.43%
第 10 次 2048 0.048828125 20,930,000 ≈ 99.69%
第 11 次 2052 0.0244140625 20,950,000 ≈ 99.76%
第 12 次 2056 0.01220703125 20,962,000 ≈ 99.82%
第 13 次 2060 0.006103515625 20,968,000 ≈ 99.85%
第 14 次 2064 0.0030517578125 20,971,000 ≈ 99.86%
第 15 次 2068 0.00152587890625 20,972,500 ≈ 99.88%
第 16 次 2072 0.000762939453125 20,973,250 ≈ 99.88%
第 17 次 2076 0.0003814697265625 20,973,625 ≈ 99.88%
第 18 次 2080 0.00019073486328125 20,973,812 ≈ 99.88%
第 19 次 2084 0.000095367431640625 20,973,906 ≈ 99.88%
第 20 次 2088 0.0000476837158203125 20,973,953 ≈ 99.88%
第 21 次 2092 0.00002384185791015625 20,973,977 ≈ 99.88%
第 22 次 2096 0.000011920928955078125 20,973,989 ≈ 99.88%
第 23 次 2100 0.0000059604644775390625 20,973,995 ≈ 99.88%
第 24 次 2104 0.0000029802322387695312 20,973,998 ≈ 99.88%
第 25 次 2108 0.0000014901161193847656 20,973,999 ≈ 99.88%
第 26 次 2112 0.0000007450580596923828 20,973,999.5 ≈ 99.88%
第 27 次 2116 0.0000003725290298461914 20,973,999.8 ≈ 99.99%
第 28 次 2120 0.0000001862645149230957 20,973,999.9 ≈ 99.99%
第 29 次 2116 0.00000009313225746154785 20,974,000 ≈ 99.99%
第 30 次 2128 0.00000004665612873077393 20,974,000 ≈ 99.99%
第 31 次 2132 0.00000002332806436538696 20,974,000 ≈ 99.99%
第 32 次 2136 0.00000001164153218269348 20,974,000 ≈ 99.99%
第 33 次(最後一次) 2140 (預估) ≈ 0 ≈ 21,000,000 100%

可以發現比特幣的減半就像一個「節流閥」:

  • 前面幾次減半,新幣釋放速度很快,流通量衝上 90% 左右。
  • 後面的減半,每次新增的比特幣數量都非常少,進入「細水長流」的階段。
  • 到 2132 年,獎勵將小於 1 「聰」。
  • 到 2140 年左右,區塊獎勵將完全變成零,代表比特幣的減半旅程正式畫下句點。

新手提醒
比特幣的最小單位是 0.00000001 (一億分之一)比特幣,稱為「1 聰(1 Satoshi)」。

比特幣|核心特色與潛在優勢

比特幣有許多被視為優勢的特點,包括:

去中心化

比特幣沒有銀行或政府等中央機構在掌控,所有交易都是網路裡的電腦一起驗證並記錄。也就是說,沒有人可以輕易阻止你的交易或凍結你的比特幣,交易更自由,也比較不怕被審查。

稀缺性

比特幣的總量最多只有 2100 萬枚,這是寫在程式碼裡、誰都改不了的規則。也因為無法隨意增發,它就像「數位版的黃金」,具備固定供應量、天然抗通膨的特性。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把比特幣當成保值資產,甚至是長期投資的工具。

如果把全球大約 80 億人口平均分配比特幣,每個人理論上只能分到 0.026 枚。換句話說,只要你手上持有一顆比特幣,你就比全球超過 99.975% 的人還要「富有」—— 位居全球前 0.025% 的持幣者。

更誇張的是,這 2100 萬枚還不是真的都存在。根據估計,大約有 20% 的比特幣因為私鑰遺失、密碼忘記、或持有人過世沒留下資訊而永遠沉睡在網路深處。這也意味著,實際能在市場上流通的比特幣可能不到 1700 萬枚。供應越少、越稀有,也讓比特幣的價值潛力更被看好。

匿名性

比特幣地址不需要綁定真實身份,你可以不用透露個人資料就進行交易。雖然所有交易都公開在區塊鏈上,但別人只能看到地址和交易紀錄,卻不知道這個錢包背後的主人是誰,所以有一定的隱私。

比特幣靠密碼學保護交易安全,區塊鏈的紀錄不可竄改,每筆交易都永久存在。每次交易都要經過網路上多個節點的確認,一旦被打包進區塊並加到鏈上,就沒辦法刪掉或修改,這樣就能確保同一筆錢不會被重複花,也不會被偽造。

比特幣|關鍵歷史與重大事件回顧

我整理了比特幣從 2009 年誕生到 2025 年的歷史軌跡,每年挑 1~3 件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讓你快速回顧比特幣的風風雨雨,一眼就能抓到重點,不用看一堆長篇大論。

年份
(斜槓房產筆記)
月份 事件名稱 描述
2009 1月 創世區塊與 Bitcoin 0.1 釋出 中本聰在 1 月 3 日產出創世區塊,其 coinbase 文字引用了《泰晤士報》標題;1 月 9 日發布 Bitcoin 0.1,12 月 16 日發布 0.2。
2010 5月 披薩日 程式員以 10,000 BTC 換取兩份披薩,為首筆實體交易。
  8月 整數溢出漏洞 協議漏洞被利用產生巨量比特幣,開發者迅速分叉修復。
2011 5月 BitPay 成立與 EFF 暫停接受捐款 BitPay 為商戶提供支付服務;電子前線基金會因法律疑慮暫停接受比特幣捐贈。
2012 9月 比特幣基金會成立 為推廣與標準化而成立的非營利組織。
  11月 WordPress 接受比特幣 主流博客平台開始接受比特幣付款。
2013 4月 塞浦路斯危機推升價格 歐元區金融危機引發比特幣避險需求,價格一度漲至約 147 美元。
  11月 價格突破 1,000 美元 比特幣在 Mt. Gox 首度突破 1,000 美元。
  12月 中國央行禁止銀行提供比特幣服務 人民銀行禁止銀行參與比特幣交易,價格暴跌。
2014 2月 Mt. Gox 倒閉 全球最大交易所之一,因遭駭客攻擊,導致 85 萬 BTC 遺失而破產,引發市場信心危機。
2015 6月 BitLicense 發布 紐約州推出虛擬貨幣牌照,itBit、Circle、Gemini 等取得許可。
2016 7月 第二次減半 區塊獎勵降至 12.5 BTC,減半時價格約 651 美元。
  8月 Bitfinex 遭駭 黑客竊走約 119,756 BTC,交易所發行代幣賠償用戶。
2017 8月 SegWit 啟用 透過 BIP 148 用戶啟動軟分叉,SegWit 在 8 月 23 日生效,解決交易可塑性。
  9月 中國禁 ICO 與交易所 中國禁止首次代幣發行並要求交易所關停。
  12月 期貨上市與價格頂峰 Cboe/CME 推出比特幣期貨,12 月 18 日價格達 19,666 美元。
2018 1月 價格腰斬 監管傳聞引發拋售,比特幣跌破 10,000 美元。
  2月 跌破 6,000 美元 市場恐慌令價格跌破 6,000 美元。
2019 5月 Binance 駭客事件 駭客竊取約 7,000 BTC,交易所用安全基金承擔損失。
2020 5月 第三次減半 挖礦獎勵降至 6.25 BTC,減半後一週價格上漲約 12%。
  8月 MicroStrategy 投資 2.5 億美元 MicroStrategy 購入 21,454 BTC,宣稱比特幣是可靠價值儲存工具。
  10月 PayPal 支援加密貨幣 PayPal 開放美國用戶買賣與持有比特幣,將於 2021 年在商戶結帳使用。
2021 2月 特斯拉購買 15 億美元 BTC 電動車巨頭購入比特幣並考慮接受支付,價格飆升。
  4月 Coinbase 直接上市 Coinbase 在納斯達克上市,開盤價 381 美元,市值接近 1 千億美元。
  5月 中國國務院打擊挖礦 中國政府宣布打擊挖礦與交易,價格下跌。
  9月 薩爾瓦多比特幣法定化 比特幣在薩爾瓦多成為法定貨幣,使用自願且美元仍為主要貨幣。
  9月 中國全面禁令 十部門聯合禁止加密交易與挖礦,規模空前。
  10月 美國首檔比特幣期貨 ETF ProShares BITO ETF 上市,幾天內規模超過 10 億美元。
  11月 Taproot 升級 Taproot 提升隱私與功能,啟動前比特幣創新高。
2022 11月 FTX 破產 FTX 申請破產並有超過 10 萬名債權人,拖累市場。
2023 6月 黑石等提出現貨 ETF 申請 多家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向 SEC 提交現貨比特幣 ETF 申請。
2024 1月 現貨 ETF 大量發行 2024 年初 11 檔現貨比特幣 ETF 上市,使新 ETF 發行數量創紀錄。
  4月 第四次減半 區塊獎勵降至 3.125 BTC,代表比特幣稀缺度再提升。
  12月 比特幣突破 10 萬美元 路透社報導比特幣在 2024 年翻倍並達 10 萬美元,分析師預期可能在 2025 年底達 20 萬美元。
2025 預期 後減半增長 投資者預期 ETF 與機構參與度推動價格上行,或可達 20 萬美元。

比特幣|為什麼它如此重要?

比特幣之所以備受矚目,主要是因為它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價值儲藏」與「支付」模式。

比特幣的總量固定,最多只有 2,100 萬枚,政府也無法隨意增發,所以它常被投資人稱作「數位黃金」,也被拿來對抗通膨。換句話說,當法幣貶值、經濟動盪時,比特幣成了許多人口袋裡的安全繩索,又能快速跨國轉移。

隨著越來越多機構和企業加入,比特幣的市值和接受度也水漲船高:

  • 各大型機構投資者(像是對沖基金、上市公司)開始把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
  • 全球已有上百萬商家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交易也變得越來越方便。

總體來說,比特幣提供了一種「去信任化」的貨幣替代方案,不需要依賴銀行或政府背書,並在全球金融動盪時被視為潛在的避險資產

比特幣|2025 全球資產市值排行榜

下圖是截至 2025 年 10 月的全球資產市值排行榜。榜單中同時列出了傳統資產(黃金、白銀)、科技巨頭(Apple、Microsoft、NVIDIA、Amazon 等),以及數位資產的代表:比特幣(Bitcoin)

可以看到,黃金依舊穩居全球資產之冠。作為人類最古老的「避險資產」與「價值儲存」象徵,黃金在通膨、戰爭或貨幣貶值的時代裡,始終是人類信任體系的最後底牌。

而令人矚目的,是排在 第 8 名的比特幣。它是榜單中最特別的存在 —— 沒有公司、沒有 CEO、沒有行銷團隊,也沒有政府背書,卻能與全球最強企業並列。

比特幣不是股票、也不是實體商品,而是一套「去中心化」的數位貨幣系統,代表著人類對「信任」與「價值」的新想像。

比特幣|價格查詢與即時行情追蹤

查詢比特幣價格其實很簡單,這裡提供 3 種常見方法和步驟,讓你可以隨時掌握最新的比特幣價格:

Google 查詢|最快速的查價方式

直接在 Google 上搜索可以快速查詢比特幣的最新價格:

  • 步驟 1:打開 Google 搜索頁面。
  • 步驟 2:輸入「比特幣價格」。
  • 步驟 3:Google 會顯示即時的比特幣價格,通常會顯示美元價格和一些基本的市場指標。

幣價網站查詢|掌握全球比特幣行情

有些網站專門提供各種加密貨幣的即時價格,最廣為人知的有:

CoinMarketCap 為例,查詢步驟:

  • 步驟 1:打開 CoinMarketCap 網站。
  • 步驟 2:在首頁,你會看到顯示 比特幣 BTC 的選項。
  • 步驟 3:點擊進入比特幣頁面,你可以看到比特幣的即時價格,並且可以進一步查看價格圖表、歷史數據等。

交易所查詢|同步市場最新報價

加密貨幣交易所通常都會提供比特幣的即時價格,像 MAX、Binance、OKX 都是常見選擇。如果你想隨時掌握價格動態,建議下載它們的手機 APP比透過網站查詢更方便,而且還能即時收到價格通知或警示,讓你不錯過任何行情。

以下是我長期使用並親自驗證過的幾個加密貨幣交易所,這些平台不僅名列前茅,安全性高、介面友善,還能幫助你分散投資風險,讓交易更安心、更靈活。

👉 透過以下連結註冊,即可享有 20% 手續費回饋優惠:

交易所 特色 開戶註冊優惠連結
MAX 1. 台灣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2. 可以用台幣出入金
點此註冊
Binance 幣安 1.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2. 低廉的手續費
點此註冊
OKX 1. 提供全面的交易選項
2. 提供保障資產的儲備金透明度
點此註冊
Bitget 1. 提供現貨及期貨交易
2. 超低手續費
點此註冊
Bybit 1. 無需通過 KYC 即可開始交易
2. 專注於衍生品交易
點此註冊
Pionex 1. 提供自動化交易機器人
2. 低手續費
點此註冊
MEXC 1. 提供現貨與期貨交易
2. 低手續費,支持多種法幣充值
點此註冊
HTX 1. 提供現貨與衍生品交易
2. 具有高流動性
點此註冊

MAX 手機 APP 為例,查詢步驟:

  • 步驟 1:打開 MAX 交易所網站。
  • 步驟 2:在首頁的頁面找到 BTC
  • 步驟 3:點擊 BTC 並進入 K 線圖頁面,你會看到最新的比特幣價格,通常以美元(USD)或其他法定貨幣顯示。
  • 步驟 4: 你還可以查看比特幣的即時價格變動圖表、過去 24 小時的交易量、最高和最低價格等資訊。

比特幣|長期投資績效與報酬比較

下圖由美國理財顧問機構 Creative Planning 製作,整理出 2011 至 2025 年主要資產類別的年度報酬率比較表(Asset Class Total Returns)

  • 綠色代表報酬為正值(上漲)。
  • 紅色代表報酬為負值(下跌)。

最醒目的亮點當然是比特幣(Bitcoin),第一個黃框右側統計欄顯示:

  • Cumulative(總報酬):高達 35,974,269%
  • Annualized(年化報酬):149%

若你在 2011 年初投入 1 美元,如今的價值將超過 35 萬美元。這樣的報酬幅度,不僅遠遠超越美股、黃金與債券,更創下近代投資史上前所未見的紀錄

 比特幣的報酬率海放其他資產

觀察圖表最下方 Highest Return(黃框)/ Lowest Return(藍框)欄位可以發現:比特幣的價格波動並非隨機,而是呈現明顯四年一循環的「牛熊交替」格局

  • 牛市年(🟢 綠爆):2013、2017、2020–2021、2024–2025
  • 熊市年(🔴 紅爆):2014、2018、2022

這樣的週期性變化,也對應到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的時間節奏,顯示市場情緒與供需機制之間的微妙平衡。

 比特幣的波動雖大,但有明顯的節奏感。

比特幣|未來發展與潛在挑戰

擴容與效率

比特幣主鏈的交易速度相對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社群推出了各種「第二層」方案(Layer 2),最知名的就是閃電網路(Lightning Network)

這種技術會在鏈下處理多筆交易,只把最初和最終的結果上傳到主鏈,大幅提升速度、降低手續費

此外,像是「側鏈」和「軟分叉升級」等技術,也在持續強化比特幣的功能,甚至讓它逐漸具備智能合約和 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應用潛力。

機構採用

隨著市場成熟,越來越多金融機構開始正式參與比特幣。

  • 美國等地的監管機構已批准現貨比特幣 ETF 上市,讓退休基金、共同基金等傳統投資者也能間接持有比特幣。
  • 像 Tesla、MicroStrategy 等知名企業甚至把部分資產轉成比特幣,甚至推出與比特幣掛鉤的金融商品,顯示大型機構對加密資產的接受度持續升高。
  • 全球已有超過 15,000 家企業 支援比特幣支付,其中不乏知名品牌 —— 像是微軟、星巴克、AT&T、漢堡王、肯德基、維珍銀河、達拉斯小牛隊、挪威航空,甚至必勝客都在名單之中。

法幣與政策地位

比特幣能不能真正成為「貨幣」,仍是全球熱議的話題。

2021 年,薩爾瓦多成為全球第一個把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的國家。之後也有其他國家陸續討論是否要放寬比特幣使用,或制定更明確的監管與課稅制度。

未來,比特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會扮演什麼角色,仍有很多變數。

接下一步

如果看到這裡,代表你已經掌握比特幣最核心的 9 個底層邏輯。但想真正更深入了解整個加密貨幣世界的運作、投資思維與趨勢,我幫你整理了 8 本「加密貨幣入門+進階推薦書單」,帶你從技術、歷史到實戰全面看懂幣圈 👇

比特幣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為它瘋狂?一篇看懂 9 個比特幣真相

加密貨幣不僅僅是一種數位貨幣,更代表著一種顛覆傳統金融的全新思維。如果你想系統化學習加密貨幣,卻又不想花費過多成本,以下我精選出 8 本加密貨幣入門書籍。

如果你想開始動手操作、學會買幣、入金、下單,恭喜你,這正是從「了解區塊鏈」邁向「親身參與幣圈」的第一步。別擔心過程很複雜,我幫你整理成最簡單的圖解懶人包,教你 5 分鐘內就買到「人生第一顆比特幣」的成就感 👇

比特幣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為它瘋狂?一篇看懂 9 個比特幣真相

這篇文章將手把手帶你完成從台幣入金到擁有人生第一顆加密貨幣的完整流程。只要你花點時間看完並跟著操作,今天就是你踏入加密貨幣世界的第一步

寫在最後

比特幣不只是虛擬貨幣,而是一場關於「信任」的革命。它從 2009 年中本聰的一篇白皮書誕生,挑戰了我們對金錢的傳統想像 —— 原來錢,不一定要靠政府或銀行來發行

從一開始有人用 10,000 顆比特幣買披薩的「虛擬實驗品」,到如今成為全球資金追逐的熱門標的,比特幣在短短十幾年間,完成了從「玩笑」到「資產」的蛻變。有人把它當成「數位黃金」,拿來抗通膨、避風險;也有人覺得它只是泡沫與投機的產物。

中本聰創的不是一種貨幣
而是一場金融體系的革命

雖然爭議很多,像是耗電、波動大、用途有限、監管不明等等,但它確實讓全世界重新思考「金錢」這件事。比特幣代表的不只是漲跌,而是一種價值觀的轉變 —— 追求自由、去中心化、透明化,甚至是對整個金融體系的重新定義。

對投資人來說,比特幣可能是高風險,也可能是高報酬;但對整個社會而言,它象徵著一種「不再只相信體制」的新時代。你可以喜歡它,也可以懷疑它,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 —— 比特幣,真的已經改變了世界。

© 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以原文連結分享本文|禁止未經授權轉載、節錄或改作


🔵 追蹤我,第一手資訊不漏接 🔵
比特幣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為它瘋狂?一篇看懂 9 個比特幣真相

想投資加密貨幣,又怕一進場就被割韭菜?這篇文章,我將分享我自己的投資經驗,分析房地產、股票和加密貨幣的差異,並說明為什麼我會把加密貨幣納入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比特幣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為它瘋狂?一篇看懂 9 個比特幣真相

你是否也曾遇過這樣的困擾:手上有加密貨幣,卻不方便日常消費?RedotPay 將加密貨幣變成用在日常生活的「貨幣」,像刷信用卡一樣方便。

分享這篇文章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