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會替自己和家人買人身保險,也會替車子買產物保險,遇到意外時才能有備無患,給家人一個保障,也給自己一份安心。可是,你知道嗎?房貸其實也需要保險。
房貸通常是每個家庭每月最大的支出之一,除了銀行強制要求的「火災險、地震險」外,如果再加購房貸壽險,很多人會擔心額外支出過高而卻步。
其實替房子買壽險,看似多了一筆支出,但如果它能避免房子被查封或拍賣、享有較低房貸利率、提高貸款成數,那反而是一個聰明選擇。
想知道房貸壽險怎麼挑、怎麼買才不浪費錢?點開文章,一次帶你看懂房貸壽險的優缺點與投保技巧!
房貸意外誰來扛?小張的房貸悲劇提醒你
小張夫妻在林口買了總價 3,000 萬的房子,小張本人是房貸貸款人,每月房貸是家庭最大的支出。原本以為收入穩定就沒問題,但沒想到小張在一次車禍中意外過世了,家中經濟來源瞬間中斷。
房貸還剩 1,980 萬,但妻子一個人無法承擔龐大的貸款,只能忍痛低價出售房子。最後雖以 2,500 萬成交,卻也讓一家人多年辛苦累積的心血資產,瞬間大打折扣。
如果當初小張在辦理房貸時,把房貸型壽險納入規劃,理賠金就能先清償房貸,家人就不用承受債務壓力,也不必低價賣房。
因為大多數家庭每月最大的支出就是房貸,一旦主要收入來源發生意外,沒有房貸壽險,家人可能不只要承擔債務,還可能被迫低價出售房子、壓縮生活品質。如果想避免小張的悲劇發生,你就要在辦理房貸前先了解房貸型壽險的需求。

房貸型壽險是什麼?
房貸型壽險的本質仍是壽險,只是與房貸責任緊密結合,專為有房貸壓力的族群設計。它屬於「定期壽險」,透過銀行投保,將房貸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確保房子能夠完整保全。
房貸型壽險 = 房貸保障 + 壽險保障
在房貸繳款期間,若貸款人因意外身故,或因重大傷殘(例如 1~6 級失能、特定傷殘)喪失工作能力,導致家庭收入中斷,無法繼續繳納房貸時:
保險公司會以理賠金優先清償銀行貸款。如此一來,房子不會因無法還款而遭到查封或拍賣,家人也能避免失去居所。
若清償房貸後仍有剩餘理賠金,保險公司則會將款項給付給指定受益人(通常是家人),進一步提供生活保障。
房貸型壽險類型
房貸型壽險依照「保額」設計方式,可分為「平準型」與「遞減型」兩種類型:
平準型
保額在整個保單期間固定不變(例如全程 1,000 萬)。不論繳到第幾年,出險時都以固定保額理賠。除了能清償房貸外,多餘的理賠金也能提供家人生活保障。
– [例子]:
假設你買了 20 年、保額 1000 萬的「平準型」房貸壽險,這 20 年保額都一樣,不會變少。 就算你已經繳了 19 年的房貸,只剩下 100 萬還沒繳,如果這時候發生不幸,保險公司還是會先幫你把剩下的 100 萬房貸繳清,然後剩下的 900 萬就給你的家人。
遞減型
保額會隨房貸還款金額減少而逐步下降,用來對應你房貸的尚未償還本金。遞減的額度大多是固定的。
– [例子]:
投保 20 年期「遞減型」房貸壽險,初始保額 1000 萬。保額會隨房貸本息攤還而逐年遞減,大致與未償還的房貸餘額相當。因此,保障範圍主要針對「尚未償還的房貸」提供理賠。
假設在繳款第 19 年身故,僅剩 100 萬元房貸未繳清,保險公司將理賠 100 萬元,用於償還剩餘房貸。由於保額已遞減至接近房貸餘額,因此不會有額外理賠金給付給家人(受益人)自由運用。

房貸型壽險的優點
貸款條件更優惠
金管會有規定(函號:金管銀合字第10100341680號),銀行不能強迫或變相要求客戶一定要買房貸壽險。像是:
- 說「一定要買保險才會核貸」
- 說「不保險就不能貸款」
- 或用「保險才有更高額度、更低利率」這種話術來引導
這些都屬於不當勸誘,違反《公平交易法》,遇到的話可以打 1998 金融服務專線檢舉。
但如果情況是:客戶自己選擇買了房貸壽險,銀行就會覺得這樣風險更低(因為保險公司會替你還房貸),所以願意給更好的條件,例如:
- 貸款成數更高
- 利率更低
- 或寬限期更長
這樣算是正常的授信評估,不違規。
對銀行來說,本來有房子當抵押,錢就比較安全;客戶再加上壽險,不只風險更小,銀行還能拿到壽險公司的佣金,並省下推銷保險的人力成本,所以樂意提供優惠。
保額與年限可彈性調整
雖然房貸型壽險可以選擇保額低於房貸金額,或是保障年期短於貸款年限,但這樣容易留下「保險缺口」。一旦貸款人發生事故,保險理賠金不足以清償貸款,家人仍得自己籌錢補上差額。
因此建議採取【足額足期】投保:
- 足額投保:貸款多少,就保多少。
- 足期投保:貸款多久,就保多久。
這樣才能真正把房貸風險完整轉嫁給保險公司,避免家人承擔額外壓力。
– [例子]:
假設某購屋人貸款 600 萬,貸款年限 30 年:
● 投保保額:400 萬,保額低於房貸 → 出現保險缺口,若出事理賠金:400 萬,家人仍需自掏 600 萬 − 400 萬 = 200 萬才能清償房貸。
● 保險年期:20 年,保障年期短於貸款年限 → 保障不完整,假設第 25 年發生事故,理賠金:0(保險已到期),家人需自行籌錢還剩餘貸款,風險完全沒轉嫁。
● 保額 = 600 萬,保險年期 = 30 年,足額足期投保 → 風險完整轉嫁,不論何時出事,保險理賠金都能全額清償貸款。
附加多項保障
房貸型壽險除了可以用來清償房貸、保全房子外,通常還包含其他保障,例如意外險、失能險、重大傷病險等。需要注意的是,保障範圍越廣,保費也會越高。

一般情況免體檢承保
一般定期壽險為了避免有人「帶病投保」產生道德風險問題,通常需要經過體檢後保險公司才會承保。
不過房貸型壽險情況不同,不會有人專門買房來投保高額的房貸壽險,因此:
- 只要投保金額與年齡在保險公司規定範圍內
- 且如實告知自身健康狀況
通常不需要體檢。極少數情況,保險公司會因風險評估而要求體檢。
換句話說,房貸型壽險流程簡化、核保容易,方便貸款人快速完成投保,同時保障房貸安全。
保費更划算
在相同保額條件下,房貸型壽險的保費通常比一般定期壽險更便宜。
以一位 30 歲男性為例:
- 投保安達人壽「好築意」房貸型壽險(20 年期、300 萬元),若選擇平準型或遞減型繳費方式,總保費都比一般定期壽險低。
- 同樣條件下,若投保友邦人壽「平安定期壽險 (JTL)」20 年期 300 萬元,總保費比房貸型壽險(平準型)還要高出約 15%。
換句話說,房貸型壽險不僅能保障房貸安全,避免房子被拍賣,還附帶疾病或意外身故、交通意外身故、重大燒燙傷,以及因疾病/意外導致失能等保障。對有房貸的人來說,保障更貼合需求,保費也更划算。
保費可併入房貸繳納
如果保戶手頭沒有足夠現金繳房貸壽險的保費,可以申請【保費融資】當做配套。這時候銀行會把保費金額直接加到貸款本金裡,一起攤還。

繳費方式彈性多元
在辦理房貸型壽險時,保費需由購屋人自行繳納。過去大多採躉繳(一次繳清)方式,但金管會(函號:金管銀合字第10202004420號)規定銀行必須提供不同繳費選擇,因此現在也可以選擇分期繳(月繳、季繳、半年繳、年繳)。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
– [例子]:
房貸 500 萬,壽險保費需要 30 萬 → 實際核貸金額變成 530 萬。
● 優點是購屋人不用立即掏錢,資金壓力減輕。
● 缺點是這筆「30 萬保費」同樣要算房貸利息,拉長 20~30 年繳下來,光利息就可能比保費本身還多。
換句話說,保費融資雖然解決了「短期資金不足」的問題,但畢竟多貸的部分不是免費的,還要額外負擔利息,等於「利息疊加利息」,總成本會更高,所以才會讓人覺得買房貸壽險像是被銀行扒了兩層皮。
房貸型壽險 vs 一般定期壽險 vs 終身壽險
房貸型壽險與一般(定期)壽險雖然同屬壽險,但在設計目的、保障方式與保費結構上仍有明顯差異。以下整理重點:
- 房貸型壽險:保障重點在於「房貸清償」,一旦被保險人發生事故,理賠金優先用於清償銀行貸款,避免家人因房貸壓力失去房子。
- 一般定期壽險:提供家庭更全面的經濟支持,保障用途不限於房貸。
人生階段的選擇建議
在有房貸的階段,建議以房貸型壽險為優先,因為它能精準解決「房貸還不出來」的風險;若理賠金額超過房貸,剩餘部分也能支援家人生活。
雖然也能以一般定期壽險來設計等同於房貸的保額,但相同保障額度下,房貸型壽險的保費通常較低,對貸款族更具成本效益。
若想要額外的家庭經濟保障,可以在房貸型壽險之外,再補充一般定期壽險,而不是單靠一張保單。

保障期間與性質
房貸型壽險屬於定期險,保障年限可依房貸期數選擇,房貸繳完保單也隨之到期,並不會繳費一輩子。
至於終身壽險,則屬於完全不同的產品類型。雖然通常繳費 20 年即可保障終身,期滿還能領回部分本金,但保費遠高於房貸型壽險,功能定位在於「傳承」或「理財」,而非單純房貸保障。
寫在最後
買房本來就是人生大支出,再加上房貸型壽險,很多人會覺得「錢又多花了一筆」。其實,房貸型壽險的核心價值在於保障房屋不被法拍,避免因貸款人意外身故或失能而造成家人經濟壓力。
當然,房貸型壽險也有缺點:保費仍需額外支出、保障僅限於房貸年限(定期險),而且若房貸短期內繳清或轉貸,保單需要調整或續保,否則保障會中斷。對投資型房屋或短期持有者來說,可能不划算。
留愛不留債
家庭更安心
房貸型壽險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買,但對有長期自住房貸的家庭來說,是一個「防止家人承受債務風險」的安全網。購屋前,最好先算清楚自己的貸款狀況、家庭收入以及保障需求,再評估保額與保障年限,將保費投入在人生責任最重大的階段,才能避免花錢買保險卻買不到真正的安心。
© 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以原文連結分享本文|禁止未經授權轉載、節錄或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