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搞懂坡平、坡機、機平、機機、機械循環5種車位分類的形式!
停車位已經是房子重要的配備之一, 買房後看到不動產合約書上的「車位類別」欄位, 寫著坡道平面、坡道機械、升降平面、升降機械、機械循環式等一堆停車位名詞, 簡直要被這些術語搞得眼花撩亂, 究竟它們的差別在哪裡? 有的價格還相差一倍, 該如何選擇呢?
其實買房子前, 了解車位類型顯得格外重要, 因為車位類型不同, 優缺點也各有千秋, 對停車方便性與價格帶來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停車位由「車道」和「車位」所組成, 車道、車位皆有「機械」與「平面」兩種類型.
車道依進入方式分成坡道進出、機械升降進出兩大類; 進到停車場後, 再分為平面車位、機械車位兩種.
車道與車位經過排列組合後, 停車位形式可分為:
四種車位看似複雜, 但只需要掌握「前兩個字就是車子如何進到停車場, 後兩個字就是你停的車位是什麼類型」即可.
以「坡道平面」為例, 前面兩個字就是「車子如何進到停車場」, 後面兩個字, 指的是「你停的是什麼類型的車位」.
坡道平面(坡平)車位
開車透過坡道車道進入地下停車場, 然後停進一個平面式畫格子的停車位.
採用平面式的停車位, 需要占地較大的基地面積, 並開挖地下更多層的空間設置停車位.
|
坡道機械(坡機)車位
開車透過坡道車道進入地下停車場, 然後停進機械車位升降架上.
這是為了要增加「坡道平面」車位數量的另一種車位類型; 一樣由坡道開入停車場, 但是停車位採用機械分層方式設置增加停車數量, 這樣就可以減少建築成本.
[注意]: 如果是買機械式車位, 則要留意高度和載重限制, 看是否停得下休旅車.
|
[實例]: 以坡道進出停車場的機械停車位.
(圖片來源: https://bit.ly/2UtXlQ3) |
(圖片來源: https://bit.ly/2UtXlQ3) |
升降平面(機平)車位
開車進入一個升降電梯裡(閘門), 連人帶車搭電梯進入地下停車場, 再開出去, 最後停進平面式畫格子的停車位.
戶數不多的小基地社區, 為了要增加停車數量而取消占空間的坡道, 改用簡易式升降機進入地下室; 當電梯下降到地下室後, 再將車子停入平面車位.
|
[實例]: 以升降機進出停車場的平面停車位.
(圖片來源: 網路) |
(圖片來源: 網路) |
升降機械(機機)車位
開車進入一個升降電梯裡(閘門), 連人帶車搭電梯到地下停車場, 再開出去, 最後停進機械車位升降架上.
⇒ 一般是上下兩層機械架, 也有到三層.
基地本身小, 但戶數不少, 為了要增加停車數量而取消占空間的坡道, 並採用機械分層方式, 讓停車位數量可以最大化.
|
[實例]: 以升降機進出停車場的機械停車位.
(圖片來源: 網路) |
|
(圖片來源: 網路) |
機械循環式(倉儲式)車位
機械循環式(倉儲式)車位為升降機械車位的一種, 俗稱「停車塔」.
較常見的是臨停收費式停車塔, 但也有小型社區或電梯華廈在社區大樓旁設置停車塔, 需注意上下班尖峰使用時段可能會塞車.
停車時只需按號碼, 電梯就會下來, 鐵捲門一開, 把車停進去後, 人下車走出來, 之後鐵捲門會關上, 電梯輸送帶會把你的車子輸送到有編號的機械車位.
取車時只要輸入車位號碼, 等鐵捲門打開, 電梯輸送帶會把車子取出來等你開出.
|
[實例]: 倉儲式機械停車位, 把空間做最有效率的規畫.
(圖片來源: 網路) |
|
(圖片來源: 網路) |
-----
一般來說, 基地面積較大的大樓建築可以規劃出需要較大迴轉空間的坡道車道, 加上坡道車道容易進出, 且不會有機械故障與維修的問題, 所以是民眾最偏愛的類型.
但在寸土寸金、基地面積較小的都會地區, 大樓建築大多只能規劃升降平面車位、升降機械車位(甚至是機械循環車位).
停車位採用機械分層方式可以增加停車數量並減少建築成本, 因為以規劃一百個停車位來說, 平面車位需要地下四個樓層才能配置, 但是採用機械車位就只需要地下兩個樓層.
平面車位 V.S. 機械車位
平面車位由於一樣的地下室空間裡可以容置的車輛數量變少, 造成建商賣房時能賺的利潤也變少, 所以平面車位會比機械車位還來得昂貴(平面若改成機械式, 可多賣一至兩格).
車位價格從高到低依序是:
坡道平面(坡平)>坡道機械(坡機)>升降平面(機平)>升降機械(機機)>機械循環式車位(倉儲式車位)
另外買車位除了注意位置好不好停、門好不好開、有沒有連續壁柱子造成回車、倒車不易的情況發生之外, 還要參考鄰近建案同類型車位或其他類型車位的開價, 來估算自己買的車位類型, 在價格上是否多花了冤枉錢!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 再幫我的文章按個讚或是分享到其它地方, 透過你的簡單分享讓更多人來我的網站, 不僅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也能讓我有持續創作的動力 ^_^
同場加映 1
同場加映 2
同場加映 3
大家在買房子的時候, 會考慮很多因素, 「地段」是最常被提及的購屋考量, 另外還有房子位於的樓層與房子的格局也是大家常關注的地方, 不過還有一點是大家較少注意到的關鍵, 那就是「邊間戶」與「中間戶」的問題.
雖然說「邊間戶」與「中間戶」的格局安排都是一樣的, 但兩者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這兩種戶型有什麼差別? 要怎麼挑才適合自己呢? 下面的優缺點分析幫你在買房選擇時可以做參考.
➤ 點圖來看 - 買房選戶型是「邊間戶」還是「中間戶」好? 一次看懂優缺點大分析!
同場加映 4
多人買房除了對房價斤斤計較, 還要挑好地段、格局佳、裝潢美、生活機能棒等外在條件, 等住進去才發現怎麼房子採光不好, 整天需要開電燈、通風不良, 都聞到隔壁的飯香、家裡的一舉一動好像都被對面棟看光光、隔壁棟打麻將聽得一清二楚等等, 這些問題的發生是忘了考慮「棟距」的影響.
同場加映 5
大家會替自己與家人購買人身保險、會替車子購買產物保險, 避免當遇到意外狀況時, 可以有備無患, 給家人一個保障, 也給自己買一個心安, 但你知道房貸也需要保險嗎?
房貸通常是每個家庭每月最大筆的一項支出, 加上申請房貸還要多保個「火災地震險」的強制險, 如果再買個房貸壽險, 擔心會增加經濟負擔而卻步.
其實替房子買壽險, 乍看是多了一筆支出, 但是如果它可以避免房子被查封或拍賣、房貸利率會較優惠、貸款成數也有望提高, 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 點圖來看 - 買房辦房貸還要額外買壽險嗎? 一次搞懂「房貸型壽險」優缺點!